• <source id="2yk0a"><tr id="2yk0a"></tr></source><fieldset id="2yk0a"></fieldset>
  • <small id="2yk0a"><tbody id="2yk0a"></tbody></small>
  • 
    
  • 來源:
    長城網

    用真情謳歌家鄉 用畫筆留住鄉愁——對話河北文化學者、著名書畫家王福增

    2019-03-12 09:43:01 來源: 長城網

      他自幼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無論歲月在時光中如何行進,用畫筆留住鄉愁的執著,始終是矢志不渝;他的畫記錄著白洋淀的春夏秋冬交替,活靈活現過往情景如影像般從我們的記憶深處翻出,攪動了在雄安生活過人的鄉愁。他就是雄安籍的河北文化學者、著名書畫家王福增。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春天,在雄安新區開始大規模建設之際,他再次來到這片土地上,用他的畫筆記錄時下的雄安。為此,記者專程采訪了王福增先生。

    河北文化學者、著名書畫家王福增。

      記者:原本不是科班出身的你,是如何走上繪畫道路的?

      王福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出生在河北雄縣。家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民風滋養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剛上小學,爺爺便教我習字畫畫。他不僅是我的書畫啟蒙老師,剛正執著的性格也影響了我的一生。在那個時期,我對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李可染、關山月、傅抱石、黃胄等書畫大家逐漸有了一些了解。雖然不懂什么叫藝術風格?但從大師們的作品中已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這種理念一直支撐著我后來的藝術創作。

      在保定工作期間,我在河北大學學習了幾年漢語語言文學,并研讀了一些美術理論方面的書籍,為以后的書畫創作做了積累和鋪墊。這期間經常應邀為《特殊園丁》雜志等搞些插圖,并開始在各級報刊雜志發表書畫作品。到石家莊工作后,與書畫界有了廣泛交往,逐漸認識到中國畫創作有兩個層面,一是畫畫,二是寫情。前者側重于客觀物象的描摹,是技術而非藝術;中國畫的高境界是抒發個人情感,是藉物抒懷。所以畫家要多讀書,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養。這段時期也是我書畫創作道路上一個蓄勢待發的時期。

      記者:你是如何看待書畫創作的?

      王福增:書畫創作首先要解決為什么人的問題,書畫家要有責任和擔當,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真善美,用作品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人們奮進向上,愛國愛家是書畫藝術家的良知和責任。

      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轉入山水畫創作,這緣于東北畫家宋雨桂先生畫的一本濕地系列畫冊,第一次翻閱,便手不釋卷。畫中藝術效果與我的審美理念產生了共鳴。恰恰在這個時期,正是我開始有意識的思考繪畫的題材和探尋適合自己繪畫語言的階段。

      我的家鄉南臨白洋淀,東靠大清河,北依古都北京,美麗富庶、人杰地靈。家鄉的每一個故事令我感動,家鄉的自然風光令我陶醉。每當想到家鄉,無盡的鄉思就會產生一種創作的沖動。一種責任的驅使,使我毅然放棄了從事多年并已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創作,轉入描繪白洋淀、大清河、故鄉鄉野田疇的鄉愁系列主題性創作。我要讓世人通過那散發著濃濃鄉情的作品來認識和了解我的家鄉,讓自己的作品留住世代血脈傳承的鄉愁。這也是我書畫創作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階段!

      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李人毅先生在他的《中國當代畫家研究》一書中介紹我時寫道:為了再現鄉情和童年的夢幻,他畫白洋淀的土坡、水洼、柳蔭、田疇,卻找不到可以師承的拿來就用的成法做參照。是濃烈的鄉情,迫使他走上了一條自己的創新實踐之路。著名大寫意畫家劉蔭祥曾撰文“王福增的那些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作品,一幅幅沒有山的山水畫,加上焦點透視,鮮活而又現代,似乎顯現出一個新畫派誕生的雛形。”

      優秀的書畫作品離不開學術的支撐。為此,我一直堅持對中國美術史和書畫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撰寫了大量藝評和書畫理論文章,先后發表于《河北當代書畫》、《新時代藝術名家》等專業刊物。如今,在鄉愁系列主題性創作的道路上,我癡情不改,艱難探索,大膽創新,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默默堅守了20多年。

      記者: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你創作有何影響?

      王福增:2017年4月1日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日子,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宣布設立雄安新區。我和家鄉人一樣激動,更增添了用畫筆謳歌和贊美家鄉,用畫筆留住鄉愁的文化理念。我意識到新區的設立,將為文化藝術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所以,作為雄安人,自己有責任有義務用畫筆記錄歲月,追憶過往,用藝術形式再現曾經的生活,謳歌時代的變遷,助力新區建設發展。

      白洋淀和大清河是家鄉的兩大文化名片,用國畫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2017年底,我著手白洋淀國畫長卷創作,歷時一個月創作完成了《白洋淀勝景圖》。該畫長20米寬0.5米,作品取材始于雄縣溫泉城碼頭,止于安新縣白洋淀碼頭,以基本寫實手法較完整再現了白洋淀秀美的自然風光及淀鄉風土人情,并對淀區個別人工景點適當做了取舍和藝術處理,是一幅藝術化的白洋淀國畫長卷。2018年初上線的《中國雄安》官網上線首日即刊發了國畫長卷《白洋淀勝景圖》和我創作的另一幅國畫長卷《十里荷香》,后被多家主流媒體相繼轉發。2月3日,新華社記者專程到家中就書畫創作相關問題對我進行了專訪,訪談分6集于2018年3月28日至4月2日在雄安新區設立一周年之際在《中國雄安》官網連續播出,反響很大。這使我深受鼓舞,我將不忘初心,繼續為家鄉文化建設盡綿薄之力!

      記者:你對雄安新區未來文化發展有何期望?

      王福增:我非常關注雄安新區的文化建設。因為,從未來城市發展趨勢看,一個具有較高文化品位的城市,必定是具有獨特文化個性和鮮明地域特色的城市。雄安作為新崛起的未來之城,其文化特征與其他城市比較更具有自身特殊性。

      首先是文化理念的前瞻性。雄安的建設與發展為世界所矚目,這就決定了其文化導向、文化理念、文化形態的前瞻性。用先進的文化理念引領和推動雄安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雄安未來重要文化形態。

      其次文化進程的跨越性。雄安三縣一直以來受城鄉農耕文化的浸染,未來一躍成為世界頂端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其跨度之大世界僅有。所以要延續雄安文脈,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再次文化元素的兼容性。伴隨著雄安新區的迅猛崛起,將大量融入高度文明的現代化都市文化元素。新的文化元素將改變人們的未來,這需要文化的發展,“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在今后很長時期內鄉愁文化將成為人們主要精神慰藉。(記者 王淵)

    責任編輯: 李志強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794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色婷婷五月综合欧美图片|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伊人网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