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8月2日電(記者崔利杰)“真沒想到,我們家門口就要有北京的三甲醫院了,這日子真是越來越有盼頭!”來自雄安新區容城縣大河鎮的居民何曉亮欣喜之情溢于言表。8月2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這是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的“三校一院”交鑰匙工程中體量較大的工程,也是雄安新區第一座大型三級甲等醫院。
8月2日,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
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是“三校一院”交鑰匙工程中規模體量較大的“一院”,由北京宣武醫院主導建設,北京建工集團負責施工。項目占地面積13.17公頃,總建筑面積12.2萬平方米,包括門診樓、醫技樓、住院樓、科研樓等。建成后將成為擁有600床位的獨立運行三級甲等醫院,肩負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等多重使命,為雄安新區及周邊居民提供高水準、全方位的優質醫療服務,并輻射京津冀區域,助力京津冀醫療和健康保障均衡、協同發展。
8月2日,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
“該項目的頂板厚度是民用住宅樓的3-5倍,在地下還有超過260米的超長結構。同時作為醫療建筑,為了確保最優的醫療設施布局、功能分布和就醫動線安排,項目的每個樓層結構都是不同的空間設計方案、不同的功能要求。”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經理趙育華說,作為綠色醫院建筑評價三星級標準規劃建設的高標準醫療機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增加了醫用氣體、物流傳輸、凈化、防護、太陽能利用系統、醫療垃圾處置等近21項專業系統。
8月2日,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
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技術負責人張宇介紹,該項目堪稱“阻尼器博物館”。為了確保嚴格的抗震標準在不同空間區域落地,整個項目共用粘滯阻尼器90套、剪切型金屬阻尼器54套、U型金屬阻尼器36套,阻尼器安裝數之多、種類之龐雜堪稱空前,凡是市面上有的阻尼器,都可以在項目中找到,這對預埋精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北京建工集團項目團隊引入基于BIM模型的4D、5D建設施工技術和基于數字平臺的智慧工地系統,通過實時采集的數據匯總和物聯網系統,建造起“虛擬醫院”,并打造出一整套可以完整、立體、統一指導施工流程操作的“指揮系統”。項目上所有焊工、塔吊司機等特殊工種人員的信息均錄入到了智慧建造系統,用二維碼掃一掃,任何一名作業人員的基本情況一目了然。
“項目控制室裝有2023倍變焦的高清攝像頭,這是項目內部的‘天眼’,它們可以探測到500米開外的建設工人的施工細節,為項目施工管理實現數字化、系統化、智能化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張宇說。
8月2日,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建設現場。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
記者在施工現場了解到,項目施工機械不僅有“眼”,還有“嘴”。通過塔吊安裝的智慧監控系統,每個清早上工時段,通過指揮平臺,塔吊就能自動給管理人員“發送”一份前一天運轉情況的日志報告。通過智慧物料泵的應用,進入現場的建筑材料從過泵稱重、種類標注到單據表格打印,傳統施工現場全程需要專人值守的材料入場驗收工作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材料可追溯和流程標準化,巡查現場時,管理人員只需在一個施工部位手機掃描構建二維碼,就可以直接調出包括該部位的3D模型、BIM信息、建造標準、材料來源以及與周邊關聯專業施工的相互關系。
截至目前,北京建工集團項目團隊在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施工中,研發探索智慧工地管理成果4項,獲評河北省創建智慧工地示范工程(三星級)。“下一步,我們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盡早讓新區群眾享受到高標準的醫療服務。”趙育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