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流年彈指過,指間光影轉瞬移。作為雄安容和教育總校招聘的第一批校園長,從去年8月報到,來到容和教育總校工作已8個多月時間。記得正式上班那天是我的生日,走到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紅旗前,同事問我第一天入職的感受,我答:宛若新生!
是的,雄安太新了,新得扎眼——整片的社區是新的,新建的學校是新的、學生和家長是新的,所有的同事是新的。
作為一個全新的樣板城市,雄安擔負著改革與探索數字智能化城市的重任,是一座承載著千年大計的未來之城。容東片區里的每一所學校,突破了我們對傳統學校的慣性定義。智能化教學設備一期、二期的入場,讓我們驚喜不已、應接不暇。功能教室、體育館、圖書館應有盡有,教學條件堪數全國一流。萬棟高樓平地起,千年大計展宏圖!未來城市樣板雄安展現著不竭的創新活力。
2021年8月,雄安容和教育總校的新入職教師心懷教育夢想,開啟了線上崗前培訓。
雖是線上,卻足以留下深刻的印記。這是一場心靈的盛會:名家教授悉心引領、耐心指導;骨干教師精心組織,用心督促;青年教師專心學習、虛心請教。在這心與心的碰撞中,教師們迅速融入了集體,建立了默契,得到了專業技能的提升。
成長不分年齡,在每項工作的安排督導中,在與優秀領導、同事的共處中,每天不斷更新著自己,感悟著自己的工作角色。
學校在建校過程中,也曾遇到過很多困難。當時片區里還是“搓衣板路”,每天進來都是一頭土一身灰,吃飯喝水也成問題,但每次從這個“世界上最大工地”回來,心中自有一股熱血在沸騰!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早日完成建設,我每天堅守在工地,老師們也從周邊地區趕來,成立先鋒組,到學校督促工程建設、安裝設施設備。校園的28000平方米、地上地下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們巡查忙碌的足跡。
為了動員孩子們回來上學,我到容城的回遷過渡學校里進行宣講,還把孩子們接到學校來參觀。招生宣傳中,我們頂著刺骨的北風,值守在招生咨詢處,為回遷群眾介紹學校情況,不厭其煩地帶領家長和孩子參觀校園,每天下來都要走一兩萬步。開學前夕,為了給孩子們一個終身難忘的迎新儀式,同時又做到勤儉節約,我們全體悅容人學會了打氣球、扎拱門,一夜之間為孩子們營造出一個溫馨浪漫的校園,從此,打氣球也成了悅容人的拿手項目。
在全體悅容人的努力下,學校如期開學,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穩步開展,并且贏得了群眾的滿意和認可。今年春季第二批回遷時,入學報名場面異常火爆。
在為百姓帶來獲得感與幸福感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與自豪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遇,能夠在千年大計中親身參與雄安的建設,見證雄安的拔節生長。以雄安精神激揚生命,順時代潮流成就夢想。我想,這座未來之城的奮斗精神早已注入到了每一個新區教育人的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