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2yk0a"><tr id="2yk0a"></tr></source><fieldset id="2yk0a"></fieldset>
  • <small id="2yk0a"><tbody id="2yk0a"></tbody></small>
  • 
    
  • 來源:
    光明日報

    發展人工智能,高校有了路線圖

    2018-04-12 11:26:16 來源: 光明日報

      一臺由某人工智能集團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研發的六足并聯步行機器人在上海浦東亮相,并進行了載人繞樁行走演示。新華社記者?裴鑫攝

      陜西大學生科技創業公司兩位創始人在工作室探討智能系統的相關問題。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近期,“人工智能”成為教育界的熱詞。在教育部日前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中,人工智能類入列“新工科”專業改革類涵蓋的19個項目群。4月10日,教育部宣布,啟動《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對其建設與發展作出明確規劃和細致部署。《計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到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發展人工智能,高校路線圖漸趨清晰。

      路線一: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基地

      人工智能在高校生根發芽,創新體系是基礎。對此,《計劃》提出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學前沿問題,促進人工智能、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等領域深度交叉融合,重點推進大數據智能、高級機器學習、類腦智能計算和量子智能計算等基礎理論研究,為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理論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算法、硬件和系統等,加快機器學習、知識計算、群智計算等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在類腦智能、自主智能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體系。

      為人工智能搭建足夠寬廣的“舞臺”——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基地,是《計劃》的重點之一。圍繞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理論、公共支撐平臺等方面需求,教育部明確要求加快建設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地;以交叉前沿突破和國家區域發展等重大需求為導向,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各類國家級創新基地培育。并鼓勵、支持高校牽頭或參與建設人工智能領域戰略研究基地,圍繞人工智能發展對教育、經濟、國家安全等重大、熱點問題開展戰略研究與政策研究,形成若干高水平新型科技智庫。

      路線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推進一級學科建設

      發展人工智能,人才是支撐,而完善學科布局和加強專業建設,則是人才培養的前提。因此,《計劃》特別強調加強人工智能與計算機、量子、神經以及數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支持高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置人工智能學科方向,推進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完善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自然語言處理、智能系統等相關方向建設。同時,根據人工智能理論和技術具有普適性、遷移性和滲透性的特點,積極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對計算機專業類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進行調整和整合,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能相關專業。

      學科與專業,質量過硬的教材必不可少。教育部要求加強教材建設,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成果和資源向教育教學轉化,推動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推動編寫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后,人工智能將納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

      各方面保障之后,我們該如何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文件給出了具體做法:支持建立人工智能領域“新工科”建設產學研聯盟,建設一批集教育、培訓及研究于一體的區域共享型人才培養實踐平臺;積極搭建人工智能領域教師掛職鍛煉、產學研合作等工程能力訓練平臺。推動高校教師與行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多渠道培養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創業人才;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穩步增加相關學科專業招生規模、合理確定層次結構,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力度。

      路線三:推動成果轉化與應用?形成若干產業集群

      為了突出人工智能的特性與特點,在做好“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同時,更要關注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對此,《計劃》突出強調了加強重點領域應用,支持高校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城市等領域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加強應用示范;加強與有關行業部門合作,推動在醫療、交通、農林、國防等領域形成新產業和新業態,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技術引領型企業,推動形成若干產業集群和示范區。

      突出應用,學校教育與治理方式也應隨之變革。教育部要求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教學模式,運用人工智能開展教學過程監測、學情分析和學業水平診斷,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多維度綜合性智能評價,精準評估教與學的績效,實現因材施教;支持學校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變革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實現校園精細化管理、個性化服務;

      同時,《計劃》還鼓勵、支持高校聯合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等建設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積極參與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和人工智能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與國際標準制定。支持高校積極參加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建設,鼓勵高校對納入平臺的技術作為科研成果予以認定,并作為評價獎勵的因素。

      此外,根據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特點,圍繞國家重大部署,加強與京津冀、雄安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等區域和地方合作,《計劃》將支持高校、政府和企業共建一批人工智能領域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推動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性、原創性研究與地方、企業需求對接,加速地方轉型升級和區域創新發展。(?記者?晉浩天)

      

    責任編輯: 陳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 發展人工智能,高校有了路線圖
      4月10日,教育部宣布,啟動《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對其建設與發展作出明確規劃和細致部署。2018-04-12 11:26:16
    • 河北縣鄉人大工作暨“人大代表之家”交流會召開
      4月10日至11日,全省縣鄉人大工作暨“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經驗交流會在滄州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作出批示。2018-04-12 10:50:15
    • 出水量4300萬立方米!保定兩水庫聯合為白洋淀補水
      4月5日,保定市王快、西大洋水庫聯合為主城區河道及白洋淀進行生態補水。此次補水將持續到6月5日,預計兩水庫出水量為4300萬立方米,白洋淀收水量為2800萬立方米。2018-04-12 09:29:17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4906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国产AV综合影院|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州欧州一本综合天堂网|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