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31日,雄安新區在啟動區舉行2022年第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動員新區上下始終錨定“顯雛形、出形象”目標任務,持續加力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加快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見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出席活動并講話。
2.3月30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一行到雄安新區調研考察。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與趙國光一行舉行工作座談。張國華表示,希望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醫院建設、后期運營、管理體制、優質醫療資源配備等方面繼續給予新區強力支持,不斷深化雙方務實合作,共同打造標桿工程、樣板工程、示范工程。
3.雄安新區著力推進教育發展。目前,北京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等3所學校、幼兒園均進入收尾階段。京津冀56所優質學校也與雄安新區59所學校建立幫扶合作。
4.雄安新區針對群眾擇業觀念,積極開展培訓,引導其融入新區城市發展,累計培訓5.8萬余人次。自2020年起,新區安排專項資金2.3億元,對難以通過市場渠道實現就業的人員逐人安置崗位,目前累計上崗1.1萬人。
5.容城縣今年將加快推進羅薩大街北延、白洋淀大道以西既有道路聯通工程,盡快打通斷頭路、修補坑洼路。加快推進白洋淀站站前廣場地下空間建設,構建地上地下呼應的城市立體格局。
6.雄安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招聘30名秩序維護員,負責雄安站樞紐內的公共秩序維護及安全防范管理等工作。此次招聘不設報名截止時間,招滿為止。
7.《河北省“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日前印發提出,到2025年,全省所有鄉鎮衛生院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推動部分服務人口多、規模大、服務能力強的中心衛生院達到推薦標準,并逐步打造成縣域醫療次中心。
8.6月1日,《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條例》將施行。條例規定,要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活態傳承、合理利用、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
9.河北交通構建信用信息“一張網”。今年將深化“信用交通省”創建,制定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和任務分解清單,明確部門單位牽頭負責人,積極引入第三方信用咨詢機構;制定“信用交通示范市”考核指標,增加人民群眾在交通運輸領域的信用獲得感等。
10.河北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利用水庫、河渠、坑塘、洼淀等蓄水“盆”,采取蓄、引、提、調等有效措施,全力投入抗旱春灌。截至3月29日,河北37處大中型灌區已春灌農田281萬畝。
11.日前,《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劃與建設標準》印發提出,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設置30張床位。到2030年,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
12.北京生態環境質量交出亮眼“成績單”。2021年北京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空氣優良天數288天,大氣污染物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新低,地表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13.天津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的刑法保護。發揮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中國(濱海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職能,做好“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
14.天津推動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創新。鼓勵醫療機構挖掘研發中藥制劑,鼓勵醫療機構建立藥學專業人員、臨床科室與研發部門合作機制,深入研發新的中藥制劑及對現有中藥制劑進行二次開發。
15.住建部將于4月開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理行動。集中用兩年左右時間,聚焦重點排查整治隱患,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夯實基礎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堅決遏制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事故總量。
16.近日,兩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見》。《意見》指出,人工關節集采中選產品以含伴隨服務費的中選價格為支付標準,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醫保基金按規定比例支付。
17.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全面推進“十四五”時期人才工作,到2025年實現知識產權人才超100萬人。
來聽最新天氣情況:
雄安新區氣象臺數據,明天白天到夜間陰有小雨或零星小雨,最高氣溫15℃,最低氣溫1℃,西南風3~4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