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18日,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到藻苲淀調研考察防洪排澇、引水補水、退耕還淀、生態治理等相關工作。他強調,要堅決扛起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的政治責任,一體推進白洋淀補水、治污、防洪,突出重點、綜合施治,推動白洋淀生態環境實現根本改善。
2.雄安新區將構建快捷高效交通體系。加強交通路網規劃頂層設計,科學確定建設時序,統籌推進交通路網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便捷、安全、綠色、智能的新區綜合交通體系。
3.近日,《雄安新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施行。《規范》共包括七章三十一條內容,對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主體、駕駛人及車輛,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交通違法與事故處理等方面做出明確要求。
4.雄安新區加強三輪車、無牌證電動四輪車等車輛管理,強力開展三輪車、無牌證電動四輪車禁止生產、禁止銷售、禁止通行綜合整治,徹底消除違規電動(燃油)三輪車、無牌證電動四輪車等車輛非法上路行駛、非法營運、違法載人等問題。
5.雄安容城縣開發征遷服務保障平臺,為群眾在過渡安置期間提供線上幫助。平臺設有房屋租賃、學生安置、求職服務等13大模塊。截至目前,平臺注冊總人數4.6萬人。
6.河北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公開選調工作人員9人,全國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在編在崗人員均可報名。網上報名時間為2021年8月21日9:00至8月27日17:00。
7.河北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開發項目全流程監管,在強化項目立項管理、規范土地供應管理、嚴格房屋銷售監管、加強房屋交付管理等方面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其中,嚴禁無證認購、認籌等變相售房行為,加強房屋交付合同履約和質量監管,防范延期交房問題發生。
8.河北近日印發信息通信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河北省信息通信業將基本建成高速敏捷、智能高效、泛在互聯、安全可靠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技術創新不斷突破,新興業態蓬勃發展,行業生態發展體系基本形成。
9.河北首個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完成調試,能夠實時采集和監測隧道內環境及交通運行情況,并對信息進行分析、預測,為高速公路隧道應急救援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10.河北開展農村公路違法超員和違法載人專項治理工作,將在8月25日至9月5日、9月18日至22日、9月30日至10月8日,開展三個波次拼車包車超員載客違法行為專項治理,嚴防拼車包車肇事肇禍。
11.北京全面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劃定776個管控單元。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指通過開展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同時將生態保護、污染排放控制、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管控要求落實到具體管控單元,具有“劃框子、定規則、列清單”的作用。
12.北京市六大火車站區嚴查客運疫情防控,重點對出租車調度站和非法運營車輛進行排查,對未落實防疫規定又沒有立即改正的運營車輛責令停運。
13.天津日前出臺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規劃指出,到2025年,天津市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顯著進展,為建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14.“十四五”時期,天津將從三個方面統籌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包括著力推進天津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著力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著力構建天津市節水齊抓共管良好局面。
15.人社部等九部門日前印發意見,要求各地在“十四五”期間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以建設穩定水源為基礎,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工程標準化改造,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更好滿足農村居民改廁、洗滌、環境衛生等用水需求。
16.民政部擬首次命名不超過150個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市、區、旗),通過自愿申報、初步推薦、全面創建、省級評價、評估核實、公示命名的程序確認,原則上每兩年開展一次。
17.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醫師法將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規定每年8月19日為中國醫師節。
來聽最新天氣情況:
雄安新區氣象臺數據,明天白天到夜間多云轉陰,有分散性雷陣雨或陣雨,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22℃,西南風轉東風2-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