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2yk0a"><tr id="2yk0a"></tr></source><fieldset id="2yk0a"></fieldset>
  • <small id="2yk0a"><tbody id="2yk0a"></tbody></small>
  •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雄安壯麗 人民豪邁——文獻紀錄片《雄安紅色往事》的文學敘事

    2022-07-08 14:25:1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紀錄片《雄安紅色往事》截圖 本文配圖均由作者提供

    紀錄片《雄安紅色往事》截圖 本文配圖均由作者提供

    紀錄片《雄安紅色往事》主創與采訪對象余秋里之子、少將余浩(前坐者)合影 本文配圖均由作者提供

    紀錄片《雄安紅色往事》海報

      河北省是紀錄片大省,《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望長城內外》《重生與輝煌》《八路軍》《國旗阿媽啦》《大轉折》《周恩來與娃娃劇團》《平山記憶》《中山國》等聲名遠播。如今,6集文獻紀錄片《雄安紅色往事》的推出,使得雄安新區這片紅色沃土更加令人心馳神往。該片最鮮明突出的特點,便是它的文學敘事。

      該片主創團隊從與雄安有關聯的作家作品入手,如地道的雄縣人、“小兵張嘎之父”徐光耀,創立“荷花淀派”的孫犁,曾任八路軍冀中軍區新世紀劇社社長、創作出《紅旗譜》的梁斌,曾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干事、創作出《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魏巍,曾任中共冀中十分區地委政治干部、創作出《青春之歌》的楊沫,片中都有所表現。楊成武、呂正操、余秋里、孟慶山、常德善等著名將領曾經指揮、參加過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游擊戰、破襲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雄安紅色往事》采擷反映這些英勇戰斗和英雄事跡的經典文藝作品,包括小說、詩歌、戰地通訊、電影故事片、攝影以及回憶錄、口述歷史等文本,通過回望戰爭烽火,重拾情感記憶,凝聚成這部文獻紀錄片的文學敘事結構與審美風格,并從中梳理出“紅色雄安”的歷史基因,回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歷史文化自信和對未來的憧憬與展望。

      我們從這部紀錄片可以了解到,早在“五四”時期,這里就播下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這片紅色沃土上的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北馮特別支部,就誕生在白洋淀南岸的安新縣北馮村。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后,黨中央指派孟慶山從延安到冀中敵后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8月初,孟慶山和地方黨組織把開辦游擊訓練班的地點選在了北馮村。起初200多人報名的隊伍,經過短短4個月的培訓、發展,成為擁有6.7萬人,共3個師、12路軍兵力的河北游擊軍。這年底,距白洋淀不到10公里的雄縣段崗村,少年徐光耀家中,住進了河北游擊軍第27大隊的戰士們。從此,“當兵去”就成為徐光耀的夢想;艱苦卓絕的雁翎隊生活,使他多年后創作出名作《小兵張嘎》。文學是作家對生活真實生動的藝術反映。正如徐光耀所說:“白洋淀風光好英雄多,到處都有嘎子哥。”

      該片主創別具匠心,另辟蹊徑,引入繪畫藝術中極具風格化的木刻雕塑替代實景拍攝和情景再現,既彌補了一些過往人物、場景、事件無法實拍、無法復制的制作難點,又因將木刻雕塑的版畫風格配以如詩如歌的解說詞,構成了文學敘事的“高保真”效果。

      如該片第3集專門講述雁翎隊的傳奇。編導選取孫犁長篇敘事詩《白洋淀之曲》和小說《荷花淀》片段,在比較中展開文學和影像敘事,還巧妙穿插了曾跟隨120師到冀中抗日的穆青一篇報道中充滿激情的句子:“‘魚兒,游開吧,我們的船要去作戰了。雁啊,飛去吧,我們的槍要去射殺敵人了。’打雁人拿出了他們美麗的雁翎,把它作為一個共同行動的標志,插在第一個船頭上,從此,雁翎隊光輝的名字誕生了。在這縱橫百余里的廣闊的湖面上,隨著這個名字出現的,是無數只插著雁翎,載著武裝,使敵人驚慌失措的‘硬排子’和一個個用白巾裹頭的戰士。”

      1947年早春,孫犁回到了闊別10年的安新縣同口鎮,回到了魂牽夢繞的白洋淀。他再次被激發出創作的欲望,揮筆寫就了多篇作品。他在《采蒲臺的葦》中寫道:“遠處的炮聲還不斷傳來,人民的創傷并沒有完全平復。關于葦塘,就不只是一種風景,它充滿火藥的氣息和無數英雄的血液的記憶……”平淡的語句下,依舊葆有對戰爭生活與人民滾燙的情感。

      再如該片第5集重點講述了地道戰的故事。雖然經典電影《地道戰》家喻戶曉,但是編導卻以一件真實發生在冀中雄縣米家務鎮一帶的事件為由頭展開敘述。講述人楊平地作為當事人,在地道中兩次險些告別這個世界,實證了1942年“五一大掃蕩”后,雄縣所在的十分區“已經成為整個冀中抗日根據地最危險的區域”。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開國上將、曾任八路軍冀中軍區司令員的楊成武在《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爭》中寫道:“地道戰的高度發展,使我軍在敵碉林立、路溝如網的平原上,到處都有鞏固的后方。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雄安的紅色往事,印證了“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的真理。楊成武在《回憶錄》中動情地寫道:“白洋淀,美麗的白洋淀,就是在這里,我們頭一次聚集起冀中軍區的武裝力量。當時,各路人馬丟掉自行車,甩掉毛驢子,掀去頭上的白毛巾,解去腰間的麻線繩,從地道底下,從青紗帳里,從堡壘戶的家里,從與敵人捉迷藏的角角落落,從打麻雀戰、挑簾戰、掀鍋戰、地道戰等種種小型游擊戰的戰場上走出來,敲著戰鼓,打著軍旗,在白洋淀上聚集成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那是多么振奮人心啊!”

      孫犁曾以紀實筆法,把曾在《晉察冀日報》和他一起工作、后來因文學夢申請做教書先生的葛堯的故事寫成小說《葛覃》。在孫犁筆下,這位安徽籍詩人為村里辦起第一所小學,春風化雨,任教46年,在白洋淀留下了一生中最好的詩篇。這部紀錄片的解說詞感嘆道:“當烽煙散盡、歲月遠去的時候,他們的生命,早已與這片英雄的土地融為一體;雄安的年輪,也因他們而變得厚重、滄桑。”

      這部紀錄片開篇有這樣的鏡頭——90多歲的徐光耀獲悉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時,興奮不已,操著一口濃重的鄉音動情地說:“我非常非常地激動,快樂得不得了。特別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兩句話,讓我很激動。這給雄安新區描繪了一個很大的前景,一個說不完的燦爛輝煌的前途。”5年的時間匆匆而過,當歷史和現實在這里交匯時,關于這片土地的傳奇,一直在延續著。英雄的河北人民將以歷史的主動精神,在雄安新區這片紅色熱土上,闊步高歌,創新創造,昂首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作者系河北省影視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主任 汪帆)

    責任編輯: 王曉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651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 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99sescom色综合|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色天使|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狠狠色综合图片区|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