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客戶正在挑選樂器產品。記者王滿鳳、通訊員劉建斌 攝
打磨、噴漆、組裝、上弦、調音……8月4日,走進位于廊坊安次區葛漁城鎮的華瑞同聲文體用品公司,車間里機器轟鳴聲及樂器調試聲此起彼伏。今年50歲的馬金飛已在這里工作10多年,愛爾蘭鼓圈,他一天能做100多個,每個月收入5000元以上。
在華瑞同聲公司,像馬金飛一樣,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技術工人有150多名。據了解,該公司主要生產中國鼓、非洲鼓、鐘琴以及其他各類打擊樂器等,產品銷往美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等地,年產值4000萬元。
“要想把樂器產業做好,還要在相關產業鏈上有所延伸。”華瑞同聲公司總經理李蒙蒙說,為此,他們研發配套的教材和課程,主攻國內幼兒園和中小學市場,目前合作的幼兒園有2000多所、中小學300多所。
圖為工人正在檢查樂器質量。記者王滿鳳、通訊員劉建斌 攝
葛漁城鎮樂器產業有30多年發展史,樂器制造、組裝等企業有100余家,從業人員3000余人,年產值近億元,生產非洲鼓、邦戈鼓、康佳鼓等300多種打擊樂器。
“鼓面是羊皮材質,鼓身是椴木,輕輕拍打就能發出咚噠咚噠的聲音……”在廊坊市澤興樂器公司,工作人員高芳通過直播介紹非洲鼓。
澤興樂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產與貿易于一體的綜合性樂器企業,主要生產康佳鼓、邦戈鼓、非洲鼓等50余類樂器。“隨著鎮域內樂器產業發展,我們拓寬銷售渠道,加入電商平臺。”該公司總經理郭茜仙說。
近年來,安次區以葛漁城鎮樂器產業為核心,通過內引外聯、政策傾斜、服務保障等措施,引導企業學好用好產業前沿尖端技術,加大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提高樂器產業發展質量。(記者王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