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2yk0a"><tr id="2yk0a"></tr></source><fieldset id="2yk0a"></fieldset>
  • <small id="2yk0a"><tbody id="2yk0a"></tbody></small>
  •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鄉村振興 年輕人回來了

    2018-03-27 16:01:12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打造美麗鄉村 發展青創農場 鄉村振興,年輕人回來了

      物聯網和養魚,在許多人眼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對于養了近十年魚的章利恩來說,物聯網讓他“安心睡覺”了。

      章利恩與妻子在浙江湖州市菱湖鎮的千豐村承包了11 個魚塘。菱湖是浙江的漁業重鎮,作為傳統的露天魚塘養殖模式,與許多養殖戶一樣,因為怕魚缺氧,章利恩與妻子每隔兩個小時就得巡塘一次。

      “到了晚上最多睡3個小時就得起來一次,每晚都睡不踏實。”章利恩說,現在他不僅能隨時隨地掌握整個魚塘的水質變化,還能通過手機App在家遙控增氧機的開關,實時監控魚塘情況。“即便一時忘記了,軟件后臺也會有人24小時監控并打電話通知”。

      物聯網滲透傳統漁業全產業鏈

      讓章利恩“安心睡覺”的便是高效便捷的物聯網技術。

      2016年,深知父輩養魚艱辛的沈杰,“跳出農門”15年后,帶著全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理念,回到了家鄉湖州,一手創辦起浙江慶漁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8歲的沈杰是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總體組組長,是國內物聯網領域的專家。

      回到家鄉,“漁二代”沈杰成了一名“博士漁夫”,搭建起了匯集養殖戶、飼料廠商、銷售檔口、金融機構等相關各方的“智慧水產服務”物聯網平臺。

      “魚塘邊的表箱連著遠在城鎮的監控中心,水溫、含氧量等信息通過App及時發送到漁民手機上。”沈杰說,“智慧水產服務”平臺的物聯網水質監控服務,目前注冊用戶已超過8000戶,不僅真正做到了“兩人通宵,漁民千人睡覺”,減少了漁民深夜巡邏的強度,還把魚浮頭的死亡率降到零,降低電耗、提升產能。

      章利恩說,以前漁民養魚憑經驗判斷魚塘含氧量足不足。“現在,只要看數據就行,等于請了一個工人不停地給我巡塘,也省下了不少電費。”

      事實上,物聯網不僅顛覆了傳統漁民積累了數十年的“養魚經”,也滲透到了傳統漁業的全產業鏈。

      “以前賣魚,通過經銷的‘二道販子’,有時就會出現拿不到錢的情況,現在和物聯網平臺合作,定價合理、上門收購。” 章利恩說,物聯網還會預測魚市、指導養殖,漁民們再也不是“會養什么就養什么”“去年什么掙錢就養什么”了。

      據悉,隨著物聯網科技服務優勢的不斷體現,水產養殖戶的勞動管理強度和養殖風險不斷降低,慶漁堂又開始啟動了他們自主設計的一種“高效益、高品質、零排放”的雙魚塘微水循環生態養殖模式。

      “這是一個包括實時監控、智能增氧、自動投料、純物理殺菌等技術的物聯網生態水循環養殖系統,不僅可以輕松養魚,還可以極大降低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水體面源污染,實現智慧養魚、高效養魚、生態養魚。”沈杰說。

      “魯家模式”建設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的希望在青年。”站在辦公室的窗口,朱仁斌說,他最想聽到的是樓下年輕人的聲音。

      朱仁斌是浙江省安吉縣魯家村黨委書記。如今的魯家村,青山環繞,竹影搖曳。但直到朱仁斌回村上任的2011年,魯家村還是安吉“臟、亂、窮”的代表:村集體年收入不足兩萬元。全縣187個行政村衛生檢查,魯家村倒數第一。

      因為沒資源、沒產業,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農田山林大都荒廢了,“一些愛在田地里鼓搗的村民,就在村里養豬、養雞,想叫朋友來投資,但他們進村看看搖搖頭就走了。”朱仁斌說。

      改變始于對環境的整治。朱仁斌帶著村“兩委”班子馬不停蹄,在村里分發垃圾桶,為每個村民小組聘任保潔員,安排婦女隊長監督,垃圾處理、河道保潔等措施也紛紛落地。

      美麗經濟自此開啟。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發展“家庭農場”,朱仁斌說服村“兩委”班子,把打造“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確立為魯家村未來發展的思路,并出資300萬元邀請設計單位,設計規劃魯家村發展的藍圖。

      在此后,魯家村引入旅游公司,共同組建經營公司,原本荒廢的農田和低丘緩坡則開出了18個以蔬菜、果園、藥材、茶葉等特色產業為主的家庭農場,還修建了一條4.5公里長的鐵軌進行串聯。

      朱仁斌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為了實現村民利益的最大化和各個農場之間的良性競爭,在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他們采用“公司+村集體+家庭農場”的一整套經營鄉村的“魯家模式”,實現共同經營和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數據顯示,至今魯家村已吸引了20億元社會資本,村集體收入去年達到333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5萬元。而規劃面積55.9平方公里的“田園魯家”,在去年7月被公布為首批15個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之一。

      朱仁斌說,檢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最終標準,是讓農民笑起來。但自己最高興的,還是村里的年輕人回來了。

      據悉,目前魯家村已有30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了村里,其中就包括130多名年輕人。

      29歲的柏文是第一個回到村里就業的大學生,在南京林業大學畢業的他,2014年辭職回到村里,先是做起了聘用村干部,后又承包了村里流轉的50多畝土地,辦起了家庭農場,從事食用菌和靈芝種植。杭州一所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樓健,就在村里的旅游公司實習,“畢業后,打算留在村里工作了”。

      “青創農場”助力鄉村振興

      春節過后,翻土、整地、清理、開溝……34歲的安挺一直在他的“青創農場”忙碌著。

      安挺的“青創農場”在安吉筆架山高新產業技術園,40畝的土地種了覆盆子,“可以做中藥,也可以鮮食”。對于前景,安挺信心滿滿。

      為幫助有志從事農業領域創業的青年,動員更多優秀青年回鄉發展,去年,浙江團組織依托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企業等傾力推出、打造“青創農場”。

      “主要面向的是剛起步的農創青年。”團浙江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青年農業創業孵化基地,“青創農場”通過共青團主導、專業化服務和社會化運作方式,將得到場地、技術、政策、金融和渠道等多方面的服務支持。

      據悉,僅寧波各級團組織參與建設的10家“青創農場”、27家基層園區基地,就投入建設資金近2.7億元,種植面積4600多畝。

      去年,寧波“青創農場”的銷售額達到1.9億元。“更重要的,吸引了185名青年返鄉創業,安排了700多名青年就業。”團寧波市委書記錢雪華說。(記者董碧水)

    責任編輯: 崔利杰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1412983858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自拍三级综合影视|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 色综合67194|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激情|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